马尔代夫之声
标题:【Energy Tech】漂浮城市计划:让马代“浮”上来
内容:
【绿能谷&无所不能】马尔代夫、基里巴斯、图瓦卢……每当谈起气候变暖、冰山融化,这些美丽的岛国总能被人提起,甚至会成为旅行机构的噱头,“再不去它就要没了”,被淹没的命运似乎已无法抵挡,而那些延续了上千年的海洋文化也将沉没于海底。
因此,近些年来,挽救这些岛国已成为全世界最棘手的问题之一,传统路径无非包括工业大国妥协,减少温室气体排放,减缓海平面上升的步伐,甚至寄希望于地球进入新一轮的小冰川期。前者只能延缓,后者机率又太小……
那真没有办法了吗?当然不是,最近一种新的思维已经出现,与其去被动等待淹没,能否主动让它浮起来?答案是肯定的,“漂浮城市”这一概念也已被提出。
近期,美国风险投资家彼得•蒂尔(Peter Thiel)所投资的“海上家园”研究所就正计划在2020年建立一座海上漂浮城市。
作为一项实验性项目,“海上家园”是在公海上打造平台兴建楼宇,它们可在海上移动,每座岛能容纳数百位居民,计划建造数十座甚至数百座,彼此可互相串连,浮于水面,人们可随心所欲选择‘定居’地点。
彼得•蒂尔十分热衷于推进该计划的施行,已经采用众筹的方式开始收集漂浮城市的设计方案,目前荷兰设计机构Deltasync提供的一个设计方案似乎非常迎合概念。并且是在造价上可行的方案,能够为相当大规模的人们提供海上一个自给自足的居住地。
方案由可定制的模块化平台组成共同的漂浮岛屿城市,每个平台模块大小约为50×50米,强化的混凝土结构能够支持三层建筑。每个模块可建设公寓、办公场所、公共场所、旅店、商业场所等。初级阶段设计包含11种模块,共可容纳225-300位永久居民居住,这样一个平台造价预期为1.67亿美元。海上家园研究所目前正对潜在用户进行意愿调查并进行可行性评估。
而与彼得•蒂尔想法相似,设计师、摄影师Mayank Thammalla也相信,科技可以守护即将被淹没的岛国,他的“sink or swim”项目把马尔代夫构想成了一座科技岛,一个由石油钻井平台构成的海洋城市。
这些半潜式石油钻井平台符合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理念。并且,Thammalla也结合了马尔代夫的历史文化以及当地人的生活方式,譬如,钻井平台的主要建筑材料是椰子木,每个平台内的核心区域既有商城、超市也有清真寺等等。
参照海上钻井平台,“海上城市”至少从在技术上来看是可行的。近些年,大型海上钻井平台技术正在不断获得突破,以大家熟知的981钻井平台为例,它既能移动,又能固定于海面,面积比一个标准足球场还要大,高度相当于45层楼高,可承重12.5万吨。
而基于该项技术建立的海上城市无非是让其面积更大,当然,它并不需要复杂的勘探功能,所以从设计和技术上可以更简单些。
还记得媒体对981这样一段描述:“如果这个平台是建在北京上空3000米处,那么它的锚链和各种管线将覆盖六环路以内全部城区,固定它的锚链要排到六环以外。 ”有如此技术,相信人类离漂浮城市的目标也就不远了。
本文为绿能谷(微信id:GP211103)& 无所不能 联合出品
—— Energy Tech | 每周四更新 ——
❤ 重大通知 | 无所不能微信发布时间改为早6:30,另加入【源气早參】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↓↓↓
❤ 能源包打听 | 7月到了,到了毕业的时候,也到了大学生们走向人生新篇章——工作的时候。不少能豆粉表示已经去新单位报到了。
你的新单位怎么样?食堂的饭好不好吃?欢迎加能豆君个人微信:icaixinenergy,讲讲工作的趣事儿,也可以晒晒宿舍、食堂饭菜的照片~
【能源包打听】是财新-无所不能(caixinenergy)推出的全新互动问答产品:每周围绕一个热门话题,引发最有个性的讨论,用最脑洞大开的专业解读满足你的好奇心。这里,是了解能源界的捷径。
评论(0)条
发表评论
管理登陆
返回首页